资讯中心

三分球之殇:NBA已成“打铁”联盟?



【引言】

你知道吗?在篮球场上,有一种投篮方式,曾经被视为打破沉闷的利器,如今却成了“打铁”的代名词。NBA赛场上,平均每场要投丢超过40个三分球,就像连续不断地发送垃圾邮件,让人审美疲劳。三分球真的是篮球运动的福音吗?还是正在慢慢扼杀比赛的观赏性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看看这项曾经被誉为“比三分球更美妙的事物”的投篮方式,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。

【第一高潮】

有人说,三分球是现代篮球的灵魂,是进攻效率的保证。没有三分球,就没有库里,就没有勇士王朝。但也有人说,三分球泛滥,导致比赛变得越来越单调,球员只会站在三分线外“biubiubiu”,失去了篮球运动的灵性和美感。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,哪个更接近真相?其实,早在1979年,NBA就引入了三分线,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,鼓励球员更多地尝试远距离投篮。这项改革在当时引起了轰动,也确实为篮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【发展过程】

时间来到2024年,三分球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,而是成为了比赛的常态,甚至可以说是主旋律。各支球队都在疯狂地投三分,好像不投三分就赢不了球一样。凯尔特人主教练马祖拉曾公开表示:“我热爱三分球,我相信数据分析。”在他的带领下,凯尔特人成为了联盟中最热衷于投三分的球队之一,几乎每场比赛都要出手接近50次三分。这种战术真的有效吗?当然,数据不会说谎。凯尔特人的三分球命中率确实很高,每次三分出手都能得到1.11分,这个效率甚至超过了很多两分球的进攻方式。但是,高效率的背后,也隐藏着一些问题。

【第一低潮】

PG电子官网

表面上看,凯尔特人依靠三分球取得了成功,他们的战绩也一直名列前茅。但是,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比赛,你会发现,他们的进攻方式过于依赖三分球,缺乏变化和创造性。一旦三分球失准,他们的进攻就会陷入停滞,很容易被对手抓住机会。此外,三分球的泛滥也导致比赛变得越来越碎片化,球员之间的配合减少,个人英雄主义盛行。这对于篮球运动的整体发展来说,并不是一件好事。还有人认为,三分球的出现,让一些原本擅长中距离投篮的球员失去了生存空间,导致球员的多样性减少。

【第二高潮】

你可能不知道,本赛季NBA投丢的三分球数量,已经超过了投丢的两分球数量。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,也说明了三分球的命中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。很多球队都在盲目地追求三分球出手次数,却忽略了提高三分球的命中率。更有甚者,一些球员为了迎合球队的战术,强行出手自己并不擅长的三分球,导致命中率惨不忍睹。 2018年,火箭和勇士在西决抢七大战中,火箭队创造了季后赛三分球打铁纪录,全场44投7中,包括连续27投不中。这场比赛成为了三分球泛滥的反面教材,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三分球战术的重新思考。

【第二低潮】

现在NBA的三分球,就像一个过度使用的工具,虽然偶尔还能发挥作用,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在制造噪音和垃圾。联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但却迟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。他们只是推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改革,比如附加赛和季中锦标赛,对于解决三分球泛滥的问题,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。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,联盟对于三分球的依赖,已经影响到了球员的选拔和培养。越来越多的球队都在寻找那些只会投三分的球员,而忽略了他们的其他技能。这导致球员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,篮球运动的未来也变得越来越黯淡。

【写在最后】

三分球之殇:NBA已成“打铁”联盟?

有人说,NBA的总裁亚当-萧华应该向他的前任拉里-奥布莱恩和斯特恩学习,敢于创新和改革,为篮球运动的未来绘制新的蓝图。但我觉得,萧华更应该向那些真正热爱篮球的人学习,学习他们对于篮球运动的热情和执着,学习他们对于比赛质量的追求和坚持。也许,只有这样,他才能真正找到解决三分球泛滥问题的办法,才能让NBA重新焕发出活力和魅力。也许,现在联盟最应该做的,就是重新审视三分线的存在,考虑是否应该后移三分线,甚至取消底角三分,以此来鼓励球员更多地尝试其他进攻方式,增加比赛的多样性和观赏性。

【小编想问】

联盟真的需要更多只会蹲在底角投三分的“机器人”吗?还是需要更多像乔丹、科比那样,能够用各种方式得分的超级巨星?

【竞彩】周二强档 红军遇困境或遭双杀

周二001 川崎前锋VS上海上港比赛时间:2019-05-07 18:00川崎前锋目前以1胜1平2负的战绩排在亚冠H组第三位,本轮主场对阵上海上港,迫切需要一场胜利。上轮亚冠停赛的边锋长谷川龙本场也...